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1篇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这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套话)
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减少干预,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不要过多讲解,老师不要演示,只讲原理和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的安排: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分别为:60%、30%、10%
实验仪器:增加可视性,尽量不使用集成化的仪器,尽量自己组装。
对实验成绩的考核:实验报告注重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及课后讨论。不要只看写的多少,或是否整齐。最好提高课上操作所占比重,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能得到一个高的分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2篇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B3%F5%D6%D0%CE%EF%C0%ED%CA%B5%D1%E9%D0%C4%B5%C3&lm=0&od=0
这里有!参考参考!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3篇
做到胆大心细,,就可以了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4篇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不严密或实验仪器不精确造成的.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改进实验原理使它更严密或研制更精确的实验仪器. 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者估读等造成的.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5篇
1.实验样品必须是不良导体。(散热不会太快) 2.稳态法是利用热源在待测样品内形成一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1882年法国科学家傅里叶(J.Fourier)建立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之上的。测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瞬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当物体内部有温度梯度存在时,就有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这种现象臂称为热传导,傅里叶指出,在dt时间内通过ds面积的热量dQ,正比于物体内的温度梯度,其比例系数时导热系数。在实验中,要降低侧面散热的影响,就需要减小h。因为待测平板上下平面的温度和是用传热筒C的底部和散热铜盘A的温度来代表,所以就必须保证样品与圆筒C的底部和铜盘A的上表面密切接触。实验时,在稳定导热的条件下(和值恒定不变),可以认为通过待测样品盘B的传热率与铜盘A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以通过A盘在稳定温度 附近的散热速率,求出样品的传热速率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6篇
经过亲自动手实验,我发现了电的奥秘,感谢老师给了我们这些机会让我们能提高认识并实验自然的能力。电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电学的实验注定要有更严谨的态度。其实人生就如同回路,总是忙忙碌碌又回到起点,循环往复,永不停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验,奥斯特也不会发现电流的磁现象,只有珍惜并认真的完成每一次实验,才是不辜负老师的所托,收获成长的过程。实验同时也是要一丝不苟的,任何一个小部件虽然看上去不伤大雅,却往往对整个实验起着主宰的作用,拿开关来说,如果没有这个,虽然看起来灯泡照亮,但是却不能规避万一的危险;又如导线,不仔细选择外套裹的好的导线,也许电压一大,就可能受伤。实验同时又是很有趣的,在实验中我们知道了,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往成功的彼岸,(并联串联都可以是灯泡发亮),但是如何去选择一条更完美的路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适当的舍去方是智慧的体现。感悟良多,叹不能一一阐述详尽,希望还能再有机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探索奥妙无穷的自然!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7篇
《大学物理实验感想》 这个学期开了一门特别的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这和以往的课程不大一样,因为这一门完全以实验为主要上课内容的课程,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 不断的 做实验,因为以前都没接触到这样的课程,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悬着一块石头,直到最后一次实验的顺利完成,心才敢放松些,石头当然还没完全放下,因为我们下周才考试,笔试加实验,实验是随机考的,抽到什么做什么.。(紧张。。。。)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次课程在教室上的,老师上个女的,上课时就对老师说的内容只有个模糊的印象,还潦草地记了一些笔记,笔记记在大学物理课本上了,因为当时课本还没订到,傻乎乎的认为大学物理就是大学物理实验,就把课本给带过去了。不过现在学了知道它们基本不沾边,呵呵,不要笑我傻哦。下课前老师还给我们交代了做实验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让我们准备好下次的实验。 我们的实验开在周二早上,地点在本部,所以我们得早早的起来搭校车,晚了自己得搭公交车去钱当然得自己掏喽。为了自己不被队伍落下,减少额外的消费我们起得挺早的。(当然是闹铃吵醒的,呵呵)第一次去的时候感觉很是新鲜,不过心里还是一丝不安,因为我们还没发教材,除了知道此次做的实验是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外,其他一概不知,只能到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到了实验实签完到后(每次都要求签到,前后各一次)老师便开始说本次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老师都只简要的说,所以得认真听。这个课上得很仓促,实验报告册都还没有发,因为当时我还是班干,拿报告册的任务据在我身上了,其实我也部想的,因为我都还不知道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回来后没几分钟老师久说完了,然后久让我们自己做。然后我给大家发报告册,发完后只剩下一台坏的仪器给我了( 真郁闷啊~~~又给听懂,又是坏仪器)~~当时我还不知道是坏的,在那里鼓捣了半天也没什么收获,我心里那个急啊,(实验可是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把数据给老师看后才能离开,而且要是没完成在校车离开以前~~那么就自己掏钱挤公交车了),我就向老师求助~老师在我仪器上搞了半天~然后说仪器坏了,我急忙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其实我这样问是想让老师给我说说怎么做~~我真的还不会啊~~)老师人真好~~他说那你和其他同学一起吧~呵呵~~这个是要求独立完成的实验~听他这样说我乐死了~~~,有了同学的帮助我很快冷静了下来,试着回忆步骤,然后和同学边回忆边讨论的做实验,当我拿着测出的数据顺利得到老师签字时,满是顺利完成实验的欣喜!第一个 实验就这样完成了~呵呵。 后来因为教材没到,这个课停了一个月,直到十月底才得以继续。 我们第二个实验是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这个是个光学实验挺难的。上课的模式和第一次差部多,因为知道老师会说原理和实验步骤,所以没有预习,结果出了很多问题~~(想偷点懒都不型)~~前面的步骤都做得很顺利,可就是找部到三棱镜的出射光~(这就是没预习的,老师说又走神的后果)同学刚开始也找部到,可后来一个又一个的找到了,可我还是找部到~急啊 ~~于是叫老师帮我找~老师很快就找到了~高兴还没一会~在接下来找最小入射角时我又找部到了~~~我不好意思问老师了~于是自己在那里搞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我高高兴兴的把角度记下来~~为了保险起见我和旁边的同学对了下~发现数据相差很大`~~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我赶紧用公式验证下~果然是我错来~~55555~~~错就错哦~~可我步骤对了啊~~实在想不出错在哪里~~呆在那里无从下手~~那个急啊~~时间不多了啊~~么办法十分钟后我又在那里鼓捣半天~~原因终于被我发现~那个改死的目镜竟然可以自由转动~~按道理目镜是和转盘一起动的~~~目镜动,转盘不动~~测出角度当然不对啊~~~可我发现真晚~我看时间没多少~~就随手拿同学数据来参考~做出一组新的数据,我的数据和同学不一样又在误差范围内~~在顺利得到老师签名后我就赶紧闪人了~~~~(哎~我做得最糟糕的实验~写出来真不好意思,呵呵) 经过这两次实验后我就注意预习了~,还有就是老师说的时候记下步骤和重点,再加上接下来的六个实验都很顺利~~接下来就是应付考试了~ 大学物理实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还是有点帮助的~呵呵 仅供参考。。。。
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8篇
上完了物理课,也该放学了,朱老师布置了三个实验让我们回去亲自体验。第一个:让鸡蛋上浮。第二个:观察白气。第三个:会跳舞的小人。
一回家,我就找了一个杯子,反正家里鸡蛋多,随便拿一个做实验。说做就做,我马上倒了一杯水,加了一小勺盐,只见鸡蛋刚浮起来了一点,又沉下去了。我不甘心,又加了许多大量的盐,几乎把整袋盐都加进去了,并且又充分地搅拌了许久。再把鸡蛋放进去。真的不沉了,乖乖的浮在水面上,“成功了!”我兴奋的喊到。然而,我却不知道它的原理,所以我又马上查阅了许多资料:因为水加盐后,密度会变大,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
接着我做了第二个实验,发现白气居然是向下飘的,出乎我的意料。爸爸告诉我:因为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向下飘。
最后,我做了个很有趣的实验:会跳舞的小人。由于没有很多时间,我用小碎片代替了小人。打开MP4,且用几本书垫起MP4,再用一个纸盒罩住,高度和书加上MP4的高度相等,然后把“小人”放上“舞台”并且翩翩起舞,我的猜想是:音乐发出的声音沿介质传播,空气振动引起纸盒震动,于是“小人”就跳起舞来。
看来,物理真奇妙啊!不仅有趣好玩,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所以我一定要学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