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 正文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8篇精选)

2024-05-15 08:27:17 59 0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书本知识点集合

1、  印度洋流——夏顺冬逆 2、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 3、沙丘被风坡陡迎风坡缓 4、华北平原夏秋盐分较低,春东反盐 5、月球周期:27.32日 6、极地东风——南逆北顺 7、气旋中心为低压中心,如台风;伏旱、寒潮为反气旋 8、日地距离——1.5亿千米 9、台风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情况:高低高 10、地球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11、北半球下半年全球日出——东北(除极昼区) 12、澳大利亚:当地冬季配种、剪羊毛;收割小麦、犁地 13、经度一度实际距离为111千米 14、北美中部的沙尘暴天气多出现于秋季10-11月 15、我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属于珊瑚岛 16、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分别是武汉和西安 17、一些植物的土壤环境:荷花指示水湿环境、骆驼刺指示干旱环境、碱篷指示碱土环境、铁芒箕指示酸性土壤环境 18、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19、农业地域类型:1)、水稻种植业2)、大牧场放牧业3)、商品谷物农业4)、混合农业5)、乳畜业 20、我国第一个双遗产为泰山

解题方法与思路

  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1、  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2、  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3、  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政策、政治、国防等

4、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倾斜状况、海拔高度

5、  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结构、流程、流域、河道、流向

6、  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类型、河流水文特征

7、  气候形成因子:纬度位置、大气环境、下垫面、人类活动

8、  河流的水文特征:有无冰期、径流量、水位变化情况、含沙量

9、  出现凌汛的条件:冬季结冰、从低纬向高纬流、

10、    判断海水盐度高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大小、有无河流注入和注入量的大小、风水其余枯水期、洋流(暖流经过高)

11、    判断和刘航运价值:径流量、落差、通航里程、流域经济状况

12、    评价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1)、历史条件2)、自然3)、交通4)、工业基础5)、科技6)、劳动力7)、政策8)、市场9)、原料10)、水利工程等

13、盐场形成的条件:有平坦的海滩、利于蒸发的天气

14、浴场形成的条件:1)、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众多2)、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3)、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4)、大陆架(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物质5)、寒暖流交汇   ····存在问题: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结局措施:限制捕捞、防治海洋污染、做到捕养结合

15、建港条件:河宽水深、靠近城市、陆路交通方便、背风避浪水深、与其他交通方式联系

16、航空港: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云雾天少、风速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城市位置适中、经济条件

17、咸潮成因:降水少、无序采砂、生活用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18、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海洋污染等(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19、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寒潮、沙尘暴、干旱、冰雹等(2)、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海啸、泥石流滑坡(3)、水文灾害:洪涝、凌汛 (4)、生物灾害:病虫害、疫情、生物入侵、赤潮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0�2�0�2�0�2�0�2内容简介:本文就高考地理最常涉及到的23个简答题进行分析,详细列出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包括高线地形图;海洋资源;盐度和洋流;河流及交通;地质地形等专题,对提高高考地理分数极为重要,建议考生认真阅读。
�0�2�0�2�0�2�0�2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0�2�0�2�0�2�0�2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0�2�0�2�0�2�0�2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0�2�0�2�0�2�0�2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0�2�0�2�0�2�0�2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3篇

这个网址应该对你有帮助 http://wenku.baidu.com/view/3aef17fe04a1b0717fd5dd01.html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地理会考并不难,主要的记哈:(中国)黄土高原的灾害及防治,长江流域灾害及防治。世界洋流图,世界气候分布图。气旋"反气旋形成,过程。背,向斜,断层结构。

呵呵,O(∩_∩)O哈哈~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主要就是区域地理部分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6篇

首先要知道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看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记住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的洋流系统名称及北印度洋洋流系统方向随季节而变:冬逆夏顺.

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高 盐度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相反.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相反.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7篇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8篇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