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 正文

抗震小英雄作文 (8篇精选)

2024-03-02 11:52:21 59 0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1篇

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世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这一天的下午2时28分,以汶川为震中的8级大地震爆发了。原本鲜为人知的汶川一下子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地震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大片的房屋成了一片片废墟,包括那些曾经闪耀着五星红旗光辉的学校;对外通讯、水、电全中断了,大大小小的村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无数的生命在瓦砾中丧身,在废墟中等待急救…… 汶川怎么办?!四川怎么办?!中国怎么办?! 总理到了,在地震发生后的仅仅两小时。“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必须举全国之力,以救人为核心,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铿锵有力的话语立刻鼓舞了全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人民子弟兵到了。15名伞兵从前所未有的5000高空冒着生命危险降落到狭小的灾区,在第一时间内展开了救援,让外界迅速了解到了灾区的信息。很快,来自全国各地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干部群众和医务工作者赶到了灾区,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到了。饮用水、药品、帐篷、食品从空中、陆地、河流输送到灾区;一批批救援资金从四面八方汇往灾区,捐款企业和人数不断增加,捐款总额不断更新。 交通、通讯、水电恢复了,近7万人被拉出了死亡线,一批批学生在灾区的帐篷里开学了。 而这一切,因为有了爱。而所有的爱,在四川汇成了海洋。这爱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一份份源自心底的祝福;来自一双双布满血泡的“铁手”;来自一袋袋炽热的血浆…… 在这充满暖流的海洋里,没有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只有人间的真情。 5月19日下午2时28分,举国哀悼,为逝者志尊,为生者加油。逝者长已矣,生者当自强,让我们哀悼逝者,与爱相拥,无畏前行。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2篇

可爱的小林浩, 你好!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的一块鸡蛋大小疤头发还没有长妯来,这就是你——一个虎头虎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9岁的你,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你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你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你背上,你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你就告诉她:“不要哭,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你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逃出来的你,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你爬出来后,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你爬不过去,使劲扯,把他扯出来,然后教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你又爬回去,把一个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连续救了两名同学的你,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你使劲挣扎,是老师把你拉出来的。 救完同学后,你却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你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才与你上。 你在地震来临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坚忍、不拨的意志,深深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无数比你年龄大的人们。你是一个男子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没有人不佩服你,小小年纪,一个“班长”的责任,就可以让你撑起一片天空! 谢谢你,小林浩。谢谢你为世间作出的真诚奉献。加油吧,愿你好好努力,你的未来定会无比辉煌! 祝你天天快乐,茁壮成长! **** **年**月**日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3篇

9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6月10日,依然满脸稚气的林浩出现在大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街头。这个9岁半的小学生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勇敢,不仅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增加勇气,而且还救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林浩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头虎脑的林浩,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小林浩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讲述自己救人过程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说:“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四川省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据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介绍,由于映秀镇在地震遭受毁灭性打击,林浩可能会转到省内其他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4篇

oso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5篇

勇敢的林浩同学: 你好! 我是遂昌县实验小学四(0)班的学生华紫薇. 从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候选人名单那里我认识了你,了解了你. 在废墟里,你安慰身边的女同学,鼓励她,和她一起唱歌,帮助她战胜恐惧; 爬出废墟后,你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立即把她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你又一次返回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你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可是你拒绝了救助站人员帮助,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 林浩,我真不敢相信,一个9岁的你居然能做到不被危险吓倒,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屈服,做出了许多连大人也做不到的事情.林浩,我佩服你!我以你为荣!不知道此时的你是否已经进入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是否已经住进温暖的房屋?林浩,不要伤心,不要难过,我们会和你一起共度难关的. 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吧!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我们的,你是最坚强的!你是最勇敢的!让我们面对灾难,笑着不哭,让“爱在,希望在”这句话成为现实,让我们期待更辉煌的明天。在这里,我真诚地祝愿你们以后的生活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祝: 渡过难关,学习进步! 敬仰你的小姐姐:111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6篇

“5·12”大地震,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垮塌,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 那天下午第一节自习课,王彬的班主任唐小松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突然被课桌摇了起来,掉头一看,黑板、墙壁都在晃。“赶快跑,到操场上去!”唐小松心知是地震,赶紧嚷了一句,“书包不管了!” 同学们一涌而出,王彬个子小,坐在第一排,很快就冲了出去。当时,唐小松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另一个学生身上。11岁的孙进有智力障碍,行动不便,全班就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没动,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唐小松拉着孙进就往外跑,刚跑出来,边上的综合楼轰然倒塌。 操场上,唐小松赶紧拉着惊魂未定的学生清点人数。一数,人少了几个,唐小松赶紧回去找。 “王彬呢,你看见王彬了吗?”王彬的父亲王与军很快赶到了学校。一年级数学老师卢先文告诉王与军,他把王彬抱出来了,已经送往医院。 王与军赶到梁平县医院,发现女儿的右胳膊已经不见了。直到王彬清醒过来,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 “当时,你不怕吗?”记者后来问她。 “我很紧张,我不知道房子为什么在摇。老师和同学还没出来完,我就跑回去叫他们。” 失去右臂,王彬一度情绪很低落,几天不愿意吃饭。王彬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常年抱病,都是小王彬推着三轮车送到医院打针、输液。“奶奶有病,现在我又‘病’了。”小王彬说,她不愿意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王彬平时喜欢唱歌、画画,现在右手没了,她担心自己将来再也画不了。幸好,王彬被转到重庆市儿童医院后,遇到了几个志愿者。其中一个志愿者叫刘岱松,是重庆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擅长用左手写字、画画。王彬拉着他说:“叔叔,教我画画吧,我最喜欢画大象,可我画不好。” 虽然她左手上还打着石膏,但小王彬一有空就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很快,王彬就能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活泼了起来。 刚能下床走动,王彬就开始帮着医院的护士阿姨安慰受伤的小朋友,陪他们唱歌解闷,聊天鼓劲,成了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童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彬和爸爸一起去医院小礼堂看演出,看见一位姐姐正在流泪,她就走进去陪她说话。这位比她还大几岁的姐姐叫何亚(公文有约提供gw9080.com)军,从北川转过来。她妈妈在地震中也受了伤,不能跟她在一起,何亚军担心妈妈的伤势,整天吃不下饭。小王彬对她说:“姐姐,别哭,一定要吃饭,否则妈妈会伤心的。”同病房的8岁小病友包晓龙来自四川绵阳,左脚严重骨折,情绪一直不太稳定。王彬就主动凑上去,“弟弟,我给你唱一首《小红帽》吧。”小王彬的歌声成了一剂疗伤药。 小王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医院里的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说她是勇敢的“小红帽”。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7篇

3位小英雄:“面对危险我们不能丢下同学” 新华网西安6月8日电 题:“面对危险我们不能丢下同学”——陕西千阳县红山中学3位“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许祖华 汶川大地震虽然过去20多天了,但是回忆起地震发生的危急时刻,杨鹏、张博、赵瑞亮3位同学不顾危险帮助她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情形,陕西省千阳县红山中学初三(2)班学生朱晓丹的心中仍不时涌起感激的暖流。 地震发生前,朱晓丹因为腿部意外受伤,上下学一直由家长用自行车接送。5月12日下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波及到千阳县,朱晓丹当时正在学校教学楼二楼的教室上课。突然,课桌和地面剧烈抖动起来,朱晓丹在座位上也差点摔倒。老师立即停止了讲课,组织大家向操场紧急疏散。很快,同学们冲出了教室,整个楼道都是急促的脚步声。 朱晓丹因为腿上有伤跑不动,她六神无主又怕又急。正在这时,同班同学杨鹏跑来焦急地说:“快走!”说着,搀起朱晓丹就往教室外跑去。 这时,他们所在的教学楼与隔壁楼之间的天桥因剧烈摇晃发出可怕的响声,隔壁楼外墙的瓷砖也纷纷掉落。朱晓丹害怕极了。下楼梯时,杨鹏搀扶着她不停地提醒:“别急,小心点!” 正在这时,已撤离到操场上的同班同学赵瑞亮、张博,听说朱晓丹还没从楼上下来,他们又跑回教学楼,与杨鹏一起搀扶着朱晓丹,迅速撤离了大楼,来到了操场集中。 说起当时他们为什么重返楼上救助同学的原因,赵瑞亮和张博说:“从教室跑出来时太紧张,没有在意。下楼后才发现腿上有伤的朱晓丹还没有下来,我们顾不上许多就又跑了上来。”当问到他们当时害不害怕,他们只是说,“面对危险谁也害怕,但是谁也不会丢下自己的同学啊。” 为了表彰杨鹏、张博、赵瑞亮3位同学不顾危险帮助同学的行为,红山中学日前授予他们“抗震救灾小英雄”的称号,并号召全校师生向他们学习。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童世强:14岁少年勇救7个娃 2008年06月08日 08:52:3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兰州6月7日电(记者屠国玺)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陇南市成为甘肃省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礼 县祁山乡也不例外。 当时,在中王小学前院六年级的教室里,童世强和另外49名同学一起,正在上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学校的后院,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后院的党员活动室成为30名学前班孩子的教室,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们还趴在桌子上沉沉地午睡。 “玻璃窗户像是被人不停地摇着响,地底下发出像一群乱飞的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我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童世强的班主任,也是他本家叔叔的童双喜老师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赶紧往外跑!”老师的一声大吼过后,包括童世强在内的50名学生很快跑到前面的院子。童双喜急忙向后院的学前班跑去,因为这里的孩子还在午睡。 这些小朋友们,除了两三个跑到院子里,其余的二十几个,有的吓哭了,有的吓呆了,乱成一团。童双喜大喝一声,“别哭了”,并用双手各提起一个小孩子跑着拎到教室门口,然后让他们赶紧往前院跑,转身又去抱别的孩子。 童双喜马上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帮手,童世强也随着他跑进了学前班的教室。这位平常很调皮、喜欢打篮球和沙包的男生,尽管个头刚过一米五,但力气倒是不小,他也双手各抱起一个小孩子跑到了门口,然后转身又开始抱下一对孩子…… 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师生两人的合力下,二十几个学前班的孩子都从教室里被救了出来,集合在前院的空地上,童世强救出了其中的7个。就在大家清点人数的时候,前后院中间的院墙倒塌了,那些学前班孩子们午睡的教室,整体倾斜,出现了多条裂缝…… “这时候我才知道地震的厉害,才知道害怕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说,刚开始往里冲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进房子里拉几个小弟弟、小妹妹出来。 在老师眼里,童世强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生,不光是脑瓜灵活,学习成绩全班名列前茅;而且他玩得也很灵活。加上喜欢帮助别的同学,他被选为全校少先队的中队长。 在人多地少的礼县山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童世强的爸爸妈妈也常年在省城兰州打工。他一度跟着父母在城里上学,但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回到乡村里面。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童世强,除了完成每天的学业之外,还要帮助家里人铡草、喂牲口。 学校刚出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小赖宁”的称号授予了他,以表扬他这种舍身救人的勇敢精神。对此,这位少年很开心,他说,长大后要去从事一份能帮助别人的职业。(完)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童世强:14岁少年勇救7个娃 2008年06月08日 08:52:3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兰州6月7日电(记者屠国玺)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14岁的6年级学生童世强成了学校里的“小英雄”,在“5·12”大地震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学前班的教室,勇敢地救出了7个孩子。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陇南市成为甘肃省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礼 县祁山乡也不例外。 当时,在中王小学前院六年级的教室里,童世强和另外49名同学一起,正在上下午的第一堂语文课。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学校的后院,由于学校教室紧张,后院的党员活动室成为30名学前班孩子的教室,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们还趴在桌子上沉沉地午睡。 “玻璃窗户像是被人不停地摇着响,地底下发出像一群乱飞的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我才意识到是地震了。”童世强的班主任,也是他本家叔叔的童双喜老师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赶紧往外跑!”老师的一声大吼过后,包括童世强在内的50名学生很快跑到前面的院子。童双喜急忙向后院的学前班跑去,因为这里的孩子还在午睡。 这些小朋友们,除了两三个跑到院子里,其余的二十几个,有的吓哭了,有的吓呆了,乱成一团。童双喜大喝一声,“别哭了”,并用双手各提起一个小孩子跑着拎到教室门口,然后让他们赶紧往前院跑,转身又去抱别的孩子。 童双喜马上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帮手,童世强也随着他跑进了学前班的教室。这位平常很调皮、喜欢打篮球和沙包的男生,尽管个头刚过一米五,但力气倒是不小,他也双手各抱起一个小孩子跑到了门口,然后转身又开始抱下一对孩子…… 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师生两人的合力下,二十几个学前班的孩子都从教室里被救了出来,集合在前院的空地上,童世强救出了其中的7个。就在大家清点人数的时候,前后院中间的院墙倒塌了,那些学前班孩子们午睡的教室,整体倾斜,出现了多条裂缝…… “这时候我才知道地震的厉害,才知道害怕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说,刚开始往里冲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进房子里拉几个小弟弟、小妹妹出来。 在老师眼里,童世强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生,不光是脑瓜灵活,学习成绩全班名列前茅;而且他玩得也很灵活。加上喜欢帮助别的同学,他被选为全校少先队的中队长。 在人多地少的礼县山区,许多家庭并不富裕,童世强的爸爸妈妈也常年在省城兰州打工。他一度跟着父母在城里上学,但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回到乡村里面。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童世强,除了完成每天的学业之外,还要帮助家里人铡草、喂牲口。 学校刚出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小赖宁”的称号授予了他,以表扬他这种舍身救人的勇敢精神。对此,这位少年很开心,他说,长大后要去从事一份能帮助别人的职业

抗震小英雄作文 第8篇

“5·12”大地震,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垮塌,原本跑到操场的王彬跑回去找老师和同学,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 那天下午第一节自习课,王彬的班主任唐小松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突然被课桌摇了起来,掉头一看,黑板、墙壁都在晃。“赶快跑,到操场上去!”唐小松心知是地震,赶紧嚷了一句,“书包不管了!” 同学们一涌而出,王彬个子小,坐在第一排,很快就冲了出去。当时,唐小松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另一个学生身上。11岁的孙进有智力障碍,行动不便,全班就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没动,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唐小松拉着孙进就往外跑,刚跑出来,边上的综合楼轰然倒塌。 操场上,唐小松赶紧拉着惊魂未定的学生清点人数。一数,人少了几个,唐小松赶紧回去找。 “王彬呢,你看见王彬了吗?”王彬的父亲王与军很快赶到了学校。一年级数学老师卢先文告诉王与军,他把王彬抱出来了,已经送往医院。 王与军赶到梁平县医院,发现女儿的右胳膊已经不见了。直到王彬清醒过来,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我跑出来了,看见老师和同学没跑完,就回去叫他们。” “当时,你不怕吗?”记者后来问她。 “我很紧张,我不知道房子为什么在摇。老师和同学还没出来完,我就跑回去叫他们。” 失去右臂,王彬一度情绪很低落,几天不愿意吃饭。王彬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常年抱病,都是小王彬推着三轮车送到医院打针、输液。“奶奶有病,现在我又‘病’了。”小王彬说,她不愿意给爸爸妈妈添负担。 王彬平时喜欢唱歌、画画,现在右手没了,她担心自己将来再也画不了。幸好,王彬被转到重庆市儿童医院后,遇到了几个志愿者。其中一个志愿者叫刘岱松,是重庆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擅长用左手写字、画画。王彬拉着他说:“叔叔,教我画画吧,我最喜欢画大象,可我画不好。” 虽然她左手上还打着石膏,但小王彬一有空就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很快,王彬就能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活泼了起来。 刚能下床走动,王彬就开始帮着医院的护士阿姨安慰受伤的小朋友,陪他们唱歌解闷,聊天鼓劲,成了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童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那天,王彬和爸爸一起去医院小礼堂看演出,看见一位姐姐正在流泪,她就走进去陪她说话。这位比她还大几岁的姐姐叫何亚(公文有约提供gw9080.com)军,从北川转过来。她妈妈在地震中也受了伤,不能跟她在一起,何亚军担心妈妈的伤势,整天吃不下饭。小王彬对她说:“姐姐,别哭,一定要吃饭,否则妈妈会伤心的。”同病房的8岁小病友包晓龙来自四川绵阳,左脚严重骨折,情绪一直不太稳定。王彬就主动凑上去,“弟弟,我给你唱一首《小红帽》吧。”小王彬的歌声成了一剂疗伤药。 小王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医院里的很多小朋友,大家都说她是勇敢的“小红帽”。 ===---====---===---===---===---=== 四川汶川大地震沉着娃雷楚年:弯腰一抱小英雄冷静救同学 人物:雷楚年,男,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学生。 入选理由: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个15岁的少年以罕有的冷静和机敏,展现了危难之中的人性之美。 愿望:和班主任陈冬老师一起,当奥运火炬手! 事发当日 5月12日,14点28分,刚上完化学课的雷楚年在二楼的走廊上,一脸轻松。 伴随着突然的剧烈摇晃,雷楚年听到班主任陈冬在喊:“地震了,快跑。”雷楚年是班上的体育健将,身手十分敏捷。他飞快地冲了下去,成为整个教学楼里第一批冲出来的学生。 在恐惧和慌乱之中,雷楚年看到陈老师在往楼上冲。他也立即折身冲回了二楼。回到自己的教室,里面竟然还有7名同学蹲在墙角。在雷楚年(来自公文有约)的催促下,6个同学跑了出来,但雷楚年的好朋友欧静已经被吓坏了,蹲在门口瑟瑟发抖。“我想拉她跑,可她像傻了一样,根本不动。”雷楚年急了,弯腰把欧静抱起来就跑。 15岁的雷楚年,并没有太大的力气。加上地动山摇的恐慌,雷楚年抱着欧静跑得很吃力,走廊也变得十分漫长。好在欧静终于清醒过来,下地来自己走。在不断掉落的预制板水泥块的“雨林”中,雷楚年护着欧静一路狂奔。刚跑出几步,一块预制板垮塌在了她和雷楚年之间。 欧静顺利冲下楼,雷楚年的逃生之路却被阻断。 他想起了那棵树,就在走廊外一米多远的地方。雷楚年第三次返回二楼,攀上摇晃的走廊栏杆。纵身一跃,他抱住了那棵救命树。就在那一瞬间,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故事延展 当天晚上,雷楚年的妈妈曾找来,哭着希望他立即回家。但他拒绝了:“我要和同学们呆在一起。他们还没找到家人。” 第二天中午,雷楚年才离开学校回到家里。雷楚年的父母在地震中都没有受伤,在彭州市区的家也没受损。在家里睡了几个小时之后,雷楚年去了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成了一名最小的救灾志愿者。 成都的各大医院、天回镇、新都。。他辗转于各个医院和安置点,寻找老师和同学。每找到一个,他就松一口气。并把他们的情况记录下来,以转告他们的家人。“我们班53个人,7个受伤,1个死亡…”雷楚年情绪低落,因为那个死亡的同学,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5月14日,班主任陈冬的腿伤恶化。陈老师的腿,就是在12日救学生时受的伤,这让雷楚年很难过。当天上午,他陪陈老师转院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却又被告知必须转去外省。 “等陈老师转院后,我就该回学校去问问什么时候复课了。以后,就好好读书吧。”在地震后的茫然中,雷楚年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记者手记 5月26日上午,我们去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找雷楚年。因为大家说:“到了那里,谁都认识他。”但他不在。 打通电话,雷楚年正在彭州市中医院:“我马上要陪陈老师去成都。他要马上动手术…要不然,就要截肢…”他带着哭腔。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暂时放弃了采访他。 当天下午,我在成都见到了他。除了见面握手时露出了一丝笑容,雷楚年脸上一直是难过的表情。他很疲倦,不时地打呵欠。说起12日那两分钟,雷楚年语气急促,但几乎不用修饰语,不加注解和说明。只有说到死去的那个同学,他才无力地补充了一句:“那是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 结束采访后,他匆忙打车离开:“我要去照顾陈老师…”12日那天,命运让这个15岁的孩子肩上,猛然承担了太多…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