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 正文

乌镇游记作文 (8篇精选)

2024-04-23 09:24:24 59 0

乌镇游记作文 第1篇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乌镇游记作文 第2篇

示例一:
内容:开头介绍简洁而有层次,对乌镇人和环境的描写,也抓住了特点。最后一段文字很不错,生动有趣而又吸引人心。
总体点评:暑假旅游的同学很多,写游记的也不少,这一篇应该算作是比较有特色的。小作者对事物的归纳能力很好,并且总是能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让读者很有兴味往下读。望继续保持,写出更棒的作品!
示例二:
内容:开头的这个写法,更像日记而非作文。作文的开头很重要,建议不要如此随意。
总体点评:这是一篇游记,小作者用较为生动的笔法描述了游玩西湖景点的经过。作品中不乏趣味,读起来很轻松。不过游记不是简单的按顺序叙事,这样一来就容易变成流水账。小作者可以在作文中重点描述“三潭印月”这一块,对其他部分进行一些弱化描写,这样可以使文章轻重分明。

乌镇游记作文 第3篇

5月6日,伴着“五一”长假最后的余温,我们走在了去往经历千年风吹雨打的枕水古镇——乌镇。
一路上到处是田野的绿色,一轮即将落下的红日把它们照得金灿灿的,似千万朵盛开的金花。虽有如此美丽的景色,但我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并不容许我们去观赏这一路上的景致。
车行半小时后,一个魅力古镇呈现在我们眼前。虽然已经是傍晚时分,但前来游玩的人还真不少。进了大门,我们随人流上了一艘木船。船驶得很慢,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岸在后移,这才让我感觉到船正在缓缓的前进,而此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是那梢公,一下子可以到了对岸。
上了岸,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乌镇西栅,它傍水而居,一条长廊横贯始末。这儿的天很蓝,河水清澈见底,夕阳下波光粼粼,一条条小船穿梭其中。晚风轻轻吹拂,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们终于感受到了“宿在乌镇,枕水江南”这句话的真谛。
夜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乌镇的上空,一条条船打起了灯笼,像千千万万只萤火虫。街道上、桥洞里、水中……亮着无数盏灯,白的、红的、金黄的、绿色的、紫色的……那点点“繁星”给乌镇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把这神秘的地方,打扮成了灯的海洋。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灯光绰约,置身其中,人仿佛进入了一片世外桃源。难怪这儿才开发不久,乌镇西栅已经闻名遐迩。
走在大街上,一边赏着灯,如果能再来一口冰糖葫芦,那更是叫绝,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商铺里陈列的小船雕功十分精细;在树的年轮上作画更是入木三分;刺绣可赞一绝,马儿最棒,栩栩如生,有大师之风范。
夜已经深了,我们意犹未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坐船到了出口。不过,我已经把这段美好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乌镇游记作文 第4篇

如果你问我哪里的景色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乌镇。
我十分幸运地去过三次乌镇,感受了乌镇的季节变换。乌镇是江南的四大古镇之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
第一次到乌镇,是个初春的早晨,薄雾中透着丝丝凉意。走在湿滑的石板路上,两边的小草已吐出嫩芽,沿河两岸的民居映入眼帘,绝大多数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石柱或木桩固定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这就是乌镇特有的“水阁”。
居民们已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枕水人家”的生活。
秋天的傍晚,我第二次来到乌镇。秋色笼罩下的乌镇显得格外古朴。小河里,摇曳着几只黑得发亮的乌篷船,秋风不时地吹来桂花香气,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古老的木门上,映红了旁边老婆婆的脸。“小桥、流水、人家……”。
今年的除夕,我们全家在乌镇过年。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恶劣的天气却造就了难得的美景。早上推开窗,整个乌镇成了黑白的世界,宁静而凄美,水未动,雪在飞。漫天飘舞的雪花仿佛将人们和乌镇融在了一起,美不胜收。
这就是我眼中的乌镇,它象静静的河水,默默地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令所有到过的人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乌镇游记作文 第5篇

小学六年级写景作文:乌镇

乌镇的河是乌镇的筋脉,大河,小河纵横贯穿整个乌镇,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河流.微波荡漾,河中鱼儿游来游去,仿佛是在倾听游人的脚步声;一会儿, 鱼儿又钻下水底,似乎在和嬉戏玩耍.河面上,轮船发出呜呜的响声行驶着,好象在说:你瞧!我在水上行驶得多快!在东市河,你就看不到大轮船的踪迹.一艘艘乌蓬船在河上缓慢地行驶,一位衣着朴素的船夫,站在船尾,眼睛望着前方,双手握住船桨,悠悠地摇着.船桨在手中摇动,水面扩散出一道道微波.这乌蓬船比起那大河上的轮船,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有河必有桥,乌镇的桥主要以石板桥为主.石板桥都是拱形的,在桥的半圆形桥洞上往往写着桥的名字.桥,对所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乌镇的桥并不是那么普普通通,而是饱经风霜.桥上雕刻的花纹已经模糊不清,几棵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在石缝里茁壮成长.走上石桥,迎面吹来了一阵微风,让人感到清爽自在.
乌镇的弄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分部在东,南,西,北栅,其中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东栅弄堂.东栅的弄堂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那一幢幢陈久的民宅,并排的通向弄堂的尽头.走在弄堂的石板路上,抬起头望望蓝天,天变得又细又长,云好像寄害羞似的,只露出一点点.早晨,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被黑夜笼罩的大地时,沉睡中的弄堂慢慢地苏醒起来,苏睡的第一声就是的露水滴在地上的声音,接着,鸟儿欢快的歌唱,人们从鸟儿的歌声中醒了,弄堂一下子热闹了,上班的上班,洗衣服的洗衣服,一片忙碌的景象.中午,酷热的太阳对着大地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热量,可弄堂里太阳光一点儿也晒不进去,因为房屋像一排排卫士阻挡着酷热的太阳光的入侵.傍晚,太阳落山了,夕阳将弄堂染成了红色,弄堂里人们聊天,乘凉,夜幕渐渐地降临,弄堂里人们都已回屋睡觉了,弄堂又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乌镇还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茅盾,他的文学作品至今还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还有一些著名景点,如修真馆,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百床馆,酒作坊等等.这些都是旅客必去的地方.

乌镇游记作文 第6篇

写的不错,你自己去看看: http://blog.zjol.com.cn/277331/viewspace-162248

乌镇游记作文 第7篇

今年暑假,妈妈学校工作很多,所以,我们没有出去旅游。在家里,我翻起相册,又想起去年游玩的乌镇。
乌镇的房子停在水中, 一个个古老的房屋似乎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木制的窗,木制的门,显的十分的陈旧,似乎倾诉着岁月的沧桑。游客们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匆匆而过,给这个古老的小镇带来一丝丝现代的气息。
乌镇的水静静地围绕着小镇。房屋四周是水,桥下流过的是水,石洞里有水,柳树旁还是水。一眼望去,乌镇真是水的世界,水的家园。小木船在水中漫漫地摇啊摇,船夫轻声地哼着民谣,小曲在水上轻轻地飘荡。
乌镇的酒坊静静地在小镇的深处飘香。几条木椅、几张木桌、一面酒旗使人再次感到乌镇古老的气息,游人们都记住了酒坊的名字——高公生酒坊。朴实好客的乌镇人,争先恐后的向游人们递上一盅盅美酒,我细细的品尝了一口,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一句诗:葡萄美酒夜光杯。
乌镇令人难忘的地方太多:林家铺子、矛盾故居、蓝印花作坊……
虽然过去了一年,我对乌镇仍然难以忘怀。

乌镇游记作文 第8篇

江南水乡,光看这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而美丽的乌镇,它所散发出的灵秀和独特的情韵让我深深着迷。 时值江南梅雨季节,空气中略带潮湿。踏入这座小镇,恍若隔世。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古旧木屋临水而建,傍桥而立,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曲折的经历,更折射出一种古老绚烂的文化。 走在狭长的小巷里,踩在平坦的青石小路上,轻抚两旁斑驳的老墙,似乎看见了这里昔日的繁华:挂着招牌的茶馆里,头戴毡帽身穿马褂的人们或是品茶或是饮酒,巷子里黄酒香飘四溢;小商贩们在一旁吆喝,出售水果、蔬菜和小吃;典当行门口人来人往,戴着眼镜的老板坐在窗口后面打点着当物;手工作坊里织布机吱噶作响,布料扎染成花布后被做成了扇子、头巾、小背包、婴儿穿的小肚兜;从私塾里下课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进一个小院,原来这里即将上演一场《三打白骨精》的皮影戏。。。。。。 虽然,这些场景都已成为历史不再重现,但只要用心,定会在每一个不经意间悄悄捕捉。 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江南的雨缠绵而多情,落在唇边竟有些甜丝丝的味道。不忍加快脚步,只缓缓而行。我问自己是在寻找什么吗,哦,原来我在寻找诗中那梳着长辫,撑着布伞,走在雨巷中如丁香般的女孩。 雨点落在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隐约可以看见一群群透明的小鱼儿嬉戏玩耍。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弯了腰,细细的胳膊轻轻触碰着河面。这已不仅仅是一条小河,不知从何时起,它静静地流淌在每户人家的窗前门边,人们临河打水洗衣,它就这样孕育着这座小镇,也装扮着江南。 顺着石阶走上小桥,细数着扶手两边雕刻的花纹,这一座座小桥古朴而又韵味十足。站在桥上远远望去,一个红衣女子正在河边洗衣,看不清她的脸,却只见那红色分外耀眼夺目。一条小木船,橹声咿呀地从桥下划过,渐渐远去,流下一道水痕。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怎样一副美丽的画面,让多少诗人魂牵梦绕。 雨停了,阳光在接近傍晚时分露出脸来。照在屋顶黑色的砖瓦上,照在小河上泛起点点光芒,照在每一寸空气里,给小镇穿上了一件橘色的衣裳。 一位老人在小巷里生起了炉灶,炊烟袅袅。享受了良辰美景,该是离去的时候了,多想再去一次“公生糟房”的造酒作坊,闻一闻那浓郁的酒香,再用木勺舀来品尝。多想再走进蓝印花布馆,看一看木架上垂挂着刚染好的蓝印花布。风吹过,蓝印花布随风扬起,如千船竞发。。。。。。 古旧的木屋,静流的河水,玲珑的小桥,飘雨的小巷,寂静的长廊,红衣的女子,日暮的炊烟,如诗如画的江南啊,我愿沉溺你恬静的怀中,静静感受你的温柔,用它唤醒我内心深处的渴望,用它将我沉积已久的疲惫轻轻拭去。 暮色已临,细雨微湿,只见雨巷寂寞,一把江南的伞,一道屋后流水,一条微醉的船。。。。。。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