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1篇
蚂蚁是我们人类常见的昆虫,就因为这样,我暗笑它无能、矮小。 蚂蚁的身体很细,脚非常小,不仔细观察的话,是看不到它的。它还有两个灰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很可爱。可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 周日的下午,我做完作业,一个人闲在家里没事干,便在阳台上转悠,想在一些平凡琐事中寻找乐趣。我家阳台上种着许多植物,常常引来各种小昆虫,我经常会捉一些来进行观察。 忽然我发现在一片绿叶上,一个白点正向叶头慢慢移动。出于好奇,我并拿出发大镜观察起来,原来是一只蚜虫,他慢慢爬到叶子的中央,贪婪地允吸着叶汁。这时,一只蚂蚁向蚜虫爬来,我想“难道小蚂蚁想吃蚜虫吗?”只见那只蚂蚁爬到蚜虫背后,拍拍蚜虫的屁股,蚜虫排出一个水珠似的东西,蚂蚁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又有几只小蚂蚁爬了过来,它们拍拍蚜虫的屁股,它又乖乖地排出一些水珠似的东西,蚂蚁又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一下子消灭“干净”了。 这时,一只七星瓢虫飞了过来,落在叶子上。蚂蚁们互相碰动触须,像是在商量计策。不一会儿蚂蚁们便向七星瓢虫发起了攻击,不时地在它身上乱咬。七星瓢虫被咬得遍体鳞伤,只好扑扑翅膀,望了望已到嘴边的猎物,无可奈何地飞走了。现在,我终于知道蚂蚁是益虫了。 啊!这个下午真让人难忘,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这个秘密终于被我揭开了。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2篇
展开全部
在生活之中,阅读,改变了我很多,同时也教会了我很多,更让我懂得了很多。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滋味颜如玉。可在我眼里看来,书,更是拥有另一番风味。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成才,可以让一个人由无知变为才子。可同时,一本坏的书,更加可以让阅读者走向堕落;走向犯罪;到最后走向毁灭。
我看过最多的书也不过就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受用终生。还有我尤其钟爱老舍老先生的散文和冰心的文章,这些文章使我最生活充满了热情,其次就是十大名着,这些小说都让我懂得了做人,明白了事理。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3篇
我心中的秘密
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历史考得极差,历史老师为了这事,便在班里定下了几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有一条就是“以后每次作业都必须交齐,若不交者,就把当天作业重新抄上一遍!”
那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自习,历史老师突然走了进来,把手上的《历史基训》往桌上一扔,说:“今天的作业又有九名同学没有交,站起来!”一会儿,就有八名同学老老实实地站了起来,“还有谁?请诚实一点!”
没有动静。
历史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片,渐渐地把目光移向了我这边。“邵乐贝,你交了吗?”我“噌”得一声站起来:“交了,我绝对交了!”历史老师又问了组长、班长和班主任,都没有找到我的作业本。我在班里是一名好学生,没交作业的名单上从来就没有我的名字,老师们也比较相信我。历史老师让我回家再找找,找不到明天再说。回到家里,我翻了一下书柜,在一堆书里,我还是找到了它。拿着作业本,我心想:绝对不能把作业本交给老师,否则我不仅要罚抄,声誉也会受到损坏,干脆撒个慌吧!
第二天,我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当时,我的思想有些矛盾:是撒个慌呢?还是承认事实呢?最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和避免罚抄,我还是决定撒个慌过去吧。这时,历史老师看见了我,她让我进去坐下,问:“找到作业本了吗?”“没……没有”我的声音几乎小得听不见了。“这样吧,我把我的《历史基训》给你,反正上面一个字也没写,你就拿去用吧。我知道你是个诚实的学生,不会骗老师的。”历史老师说着便把《基训》递到我的手中,我接过《基训》的时候,脸已经羞红地像个大苹果了。走出办公室,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诚实。
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勇气去向老师承认错误,每当我看见老师给我的那本《基训》,想起老师说过的话:“你是个诚实的学生,你不会骗老师的。”我就后悔莫及,唉,当初因为我的自私和不诚实,导致了今天的万分悔恨。朋友们,你们可千万不要步我的后尘,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诚实的合格学生!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4篇
《我发现了芦荟的秘密》
芦荟,全身碧绿,茎上带着小刺,从远处看就像一棵较大的草。在花卉中很不起眼。我很少看见芦荟,就觉得它是植物中的一个败类。可是后来发生的几件事改变了我对芦荟的看法。
有一次,我再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到了家我脸上还挂着泪珠呢!
晚上,妈妈检查了一下我的伤口,看见脚踝处已经红肿了,于是就走向了不起眼的芦荟。妈妈用剪刀剪下来一小块芦荟,用手把外面的皮撕去,露出淡绿色的“肉”。“贴上这芦荟的肉
,明天你就又能活蹦乱跳了。”说着,妈妈就把这肉轻轻贴到了我的脚踝处。我觉得凉凉的,
痛感也很快消失了。第二天我起来拿掉芦荟一看,红肿消失了,按一下也不疼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我以前受过伤,但从来没有好的这么快。
“妈妈,芦荟芦荟有特异功能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
“芦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不过它杀菌、消炎、镇痛的效果却很好。”妈妈一边干家务一边回答我的问题。
“真的?”
“不信?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通过查询,我知道了芦荟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原产自非洲沿海,在印度、西印度群岛也有生长。自古以来就因具有神奇的医药价值而被称为“植物王国的药房”。而且它杀菌、消炎、镇痛的效果极为显着。所以直到现在有些人还在使用芦荟消炎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从此以后,我就要对芦荟刮目相看了。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5篇
【我发现了含羞草的秘密】
去年,妈妈买了一盆含羞草,长得很茂盛,我非常喜欢,而且我觉得他的名字很有趣,像我一样内秀吧。我很想知道它是怎样怕“羞”的。有一次,我轻轻去摸它的叶子,结果,它的叶子马上合拢,我很好奇,就用手去摸其它的叶子,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我走到一旁,不再去动它,过了一会儿,没想到它的叶子又慢慢的舒展开了。而且,我还发现在雨天和强风时,它的叶子也会合拢。
“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会合拢呢?”“它在雨天和强风时为什么也会合拢?”“难道它真和人一样会害羞?”我百思不得其解,怀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去找答案。”我就去查资料,查了好久,终于查到了原因:原来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含有很多水,当你用手触摸它时,叶子上的水便流到其它地方,所以叶子便向上卷曲。相反,叶柄被手碰时,下面水流走得多,整个叶子便向下垂。在雨天和强风时它的叶子下垂,是它保护自己不被狂风暴雨折断的方法。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含羞草并不是真的怕羞啊!我此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在科学的园地里我又摘到了一朵小花,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又捕到了一条小鱼,我将永远不忘记这件事。
世界上还有许多自然之谜,等待我们去揭开,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探索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6篇
我发现了蚂蚁搬家的奥秘
半年前我发现了蚂蚁搬家的奥秘。那时,我经常从外面捉来一些小昆虫了解它们的习性。
那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我的脚边有几只小蚂蚁在飞快的“奔跑”着,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我仔细的观察,才看见路旁有一个小洞。我想知道他是不是跑到洞里去了,便蹲下身来在小洞前静静地守候着。一会儿只见,“蚂蚁大军”浩浩荡荡地从洞中走了出来 。有两只蚂蚁一起抬着一颗米粒,有几只蚂蚁抬着玉米粒,还有的蚂蚁背着一些似卵的东西??????他们步伐轻盈,走得很快,好像佷着急似的。我不禁这样想:这么多蚂蚁一起,是不是在搬家呢?难道它们认为要发生什么情况了吗?我猛一抬头,发现天空中乌云密布,可能要下大雨!我赶紧往家跑,在路上雨就下起来了。到了家,我顾不上擦身上的雨水,突然担心蚂蚁们的命运,便连忙撑着雨伞跑出去看蚂蚁们怎么了。我边跑边想:蚂蚁会不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淹死了?到了小洞那边,我发现了他们全部都“转移”到了高地上。我松了口气,暗暗惊异:蚂蚁是怎么知道会下大雨的?难道它们是预言家吗?我心中充满了疑惑。
强烈的求知欲迫使我想再一次去蚁穴探个究竟。那天,我提前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中午会有一场大雨。于是临近中午时,我又守在了蚂蚁洞旁。果然,蚂蚁们正成群结队的搬家。
我回到家,经过查阅资料,终于明白:在下雨前,蚁巢里会特别湿闷。再加上蚂蚁们对巢里湿度和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一到下雨之前,蚂蚁们就会成群结对的搬家呢。
我无意中发现的这个蚂蚁搬家的奥秘了可真有趣呀!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留心观察每一件事,让它们全都成为我们的发现吧!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7篇
车到鹅仙洞的山脚下,我们下了车,抬头仰望,啊!这山真高啊,我们只见山的下半截,上半截都被云雾笼罩了。导游说:“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爬山,大家跟我走,要注意安全。”同学们都想见识一下仙洞的样子,欣赏一下仙人 居住的地方。大家沿着罗伦古道向上攀登,一路上,数不清的台阶,层层叠叠,曲曲折折,蜿蜒盘旋,路两边树木葱郁,遮天盖日。夏日炎炎的七月,山脚下热浪滚滚 ,这里却是凉风阵阵。快到山顶,台阶的尽头,我们看到一座高大雄伟的寺庙,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红色的城墙古香古色。我想:古人真行啊!在这么高的山上建这么长的石阶,这么大的圣庙。那么重的石头,那么大的柱子,是怎样抬上来的呢?参观完庙宇,大家急忙寻找洞在那里,可怎么也找不着。我们疑惑了,导游说:“鹅仙洞虽然称说为洞,但是山上并没有洞,只是因为这座山很高,传说古人认为,只要山高,又有灵气,就可以称作洞了。这座山的形状就像鹅的头一样,所以命名为鹅仙洞。”我想古人也真怪,没有洞,怎么名字中间有一个洞呢,害得我们到处寻找仙人居住的山洞,空欢喜一场。不,不对!古人没有错,是我的思路错了。古人不是说山高又有灵气才能称作洞吗?这灵气是什么呢?这灵气就是植被,就是这片原始森林!植被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水吸水功能。正因为这原始森林才使得溪流川流不息,浇灌着山下的万亩良田。啊!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植被的奥秘,知道植被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在这里建寺庙,取名鹅仙洞,把这里尊为圣地,目的就是要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森林,让大山的乳汁永不枯竭。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热带雨林,那里的树都是自生,自灭,再自生。热带雨林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树也有各自的历史,有一棵树已经有1500多年了,它不但靠根生长,而且靠皮来呼吸新鲜空气。有的树高达30米以上,我们只看到粗壮挺拔的树干,怎样也看不到它的顶部。导游说:“热带雨林里有180多种藤,最长的有3800多米,可跨过三个山头。”天啊!一条长藤有3800多米,真是难以想象,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呀!雨林里的水清凉解渴,与鹅仙洞那“一点灵”的水一样甘甜。
这次夏令营活动让我感到很快乐,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要做个绿色卫士,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的绿色家园万古长青。
给我加分10分
关于什么的奥秘作文 第8篇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前些日子里的一天,我正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只见动画片里的一只小蜗牛遇到了盐,然后就慢慢融化为了不知明液体。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动画片里演的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小蜗牛为什么会变成液体呢?它死了吗? 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缠绕在我身边,我便做了个实验:我在捉来的两只小蜗牛放在盒子里,然后拿来了一些盐撒在它们身上,便去写作业了。时间滴滴答答的走过,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我看看表十分钟过去了,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我来到盒子前一看,小蜗牛果真变成了一滩黏糊糊的液体,这一实验证明了动画片里的并不是假的,但小蜗牛为什么小蜗牛一眼会变成液体呢?这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便有一次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终于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盐能使蜗牛体内水份丢失,脱水儿死亡,但不会化成水。因为:首先,从化学角度上来说,蜗牛由糖、无机盐、蛋白质以及核酸组成。遇盐即使要水解,也不可能变成水。其次,从生物角度上说,蜗牛如果碰到盐,由于蜗牛体表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立即在它体表形成高渗透压溶液,蜗牛就会因失水而皱缩最终死亡。盐对蜗牛表面产生反应,因为蜗牛身体表面(除了壳)有一层黏液,有利于蜗牛的运动和皮肤辅助呼吸。当你撒上盐后,蜗牛运动和呼吸能力降低。黏液被盐大量吸干,使蜗牛身体萎缩,细胞缺水,这时的蜗牛好象被晒干一样,但绝对不会化成水。 小蜗牛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动物,但在它们身上却有那么多值得我们探索,讨论,思考的问题,那大自然里的奥秘岂不是更多? 那我们现在就去探索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