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1篇
上周三听了一节老师的音乐课,虽然对于我这完全没有音乐细胞的人来说,有听不懂之嫌,但我还是想说说对于听这节课的一些感受,听完整节课,终于明白为什么学生这么爱上音乐课了,确实,这样的音乐课,想不爱上也难! 我觉得本堂课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顾老师的课中体现得是如此完美。首先,教师通过两段集体舞地导入,拉开了这堂音乐课的帷幕,在跳完新疆舞之后,一段土家舞地展示,让我们欣赏到了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而之后音乐课所独具的师生问候也深深吸引了我。之后,随着自然流畅地衔接,顾老师带我们进入了美妙的迪斯尼乐园。动画片的播放,从孩子们的笑声中,看出了学生喜欢、乐于这样的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欣赏音乐的能力。之后的欣赏歌曲环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设计同样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也不忘在学习之时,向学生传授有关音乐的常识,也让我好好上了一课。在学唱环节中,顾老师娴熟的钢琴技能再次征服了,而学生也深深地陶醉在了其中。最后的小组表演,将整堂音乐课推向了高潮,每个学生的参与与精彩的表演,也博得了底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虽然,短短的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学生与听课的我意犹未尽,可以看出,教师为上这一节课确实是做了精心而且充分的准备,充实的教学内容,巧妙的教学设计,以及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教学目的,都值得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学习与借鉴!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2篇
不知道无语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3篇
音乐鉴赏课更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具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次数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现在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层次的音乐,我们在欣赏中提高,在比较中进步,在音乐中感受。其欣赏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广泛地汲取人类一切音乐文化成果中的养分,不断地拓宽我们的听觉的感受领域,是提高和完善我们音乐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
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去实践获得真知。所以,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自己欣赏作品并能够评价作品。老师在其中只不过起着引导作用。记得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的低浅音乐,低级趣味较浓的流行音乐,甚至是庸俗不堪的音乐或是些“狂歌”等一些格调不高的、艺术性差的音乐,使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误以为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而那些优美的,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学生看来总是平淡无味,深入不下去。那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一部音乐作品,如果学生要有能力去评价判断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学生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因为这是衡量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因而学会这些,只有通过音乐欣赏课这条途径,并且把研究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曲式等表现手段这一环节作为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4篇
从欣赏音乐本身来说,听音乐对我来说是品味、是欣赏、是享受,是放松。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限的,只有音乐是无限的。当语言无法比表达我们的情感的时候,音乐会帮助我们。为了寻找心灵的共鸣,我们用心去感受音乐。
很喜欢独处时听音乐,独自享受流淌的音符,感受难以描述的情趣。如果音符是流动的文字,那文字则是收藏的心情,用音乐弹奏尘封的记忆,用字符记录瞬间的美丽。
这旋律飘飞,在意志最薄弱的午夜,把自己交给音乐。静静地,一份淡淡的思绪,让音乐融入我的心里。把自己融化到音乐里,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聆听;让音乐流淌在心里,伴随着旋律踏上一段梦的旅程;让音乐化成抚慰人心情的旋律,奏出淡淡的诗意;让思念的音乐在耳边萦绕,让幸福在心头荡起涟漪。
音乐是来自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我经常会让自己静下来,感受那些伤感的歌词,忧伤的音乐容易勾起心底最深处的琴弦,心境也容易随之起伏,喜欢这样的音乐氛围,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是音乐带给了自己内心难以言说的心情感受,也许我并不能摆脱现实的平淡无奇,更不能摆脱生命的流逝。可跟着岁月,毕竟我学会了用一种聆听音乐的方式享受生命,旋律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平静自己的郁闷。
当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不论这声音带给我的是快乐亦或忧伤,都是永恒的感觉......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5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通过这句话我深刻地体会到得当、正确的音乐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与净化。 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 的源泉。”如一段欢快的乐曲,学生听后会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内涵。有的说是一群孩子在操场上愉快的做游戏;有的说是妈妈给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特别高兴;有的说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心里异常兴奋……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理解,引起孩子的主观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出有声有色,有形有神的形象和情景。音乐能够体现延长的,变化的,起伏的,跌荡着的东西。也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和前提,我们应让孩子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 音乐可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长智慧、增进健康,音乐可影响学生形成正确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可强化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五年级有一首歌曲《吹草哨》,表现了春天的朝气蓬勃。在本课教学的练习演唱时,女同学演唱的优美动听,而男同学竟唱的死气沉沉,还有部分同学 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我没有批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听几个音乐片段。有小鸟歌唱,花儿在开放,小河水丁冬响……听完后我问学生,你们感到了什么?很多学生说春天来了。我对同学们说:“听女同学唱歌,我感到春姑娘迈者轻盈的脚步向我走来,听男同学演唱,我感到冬天还没有走,小草都藏在冰雪中呢。男同学们,你们的春天向我们走近了吗?”听了我的话,男同学哈哈大笑,再演唱歌曲的时候,同学们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借助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说教,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活动直观具体,易于被学生接受,艺术活动又有非常大的自由,能通过活动的过程把想象现实化,可以为其他创造性的活动建立起模式。在学习《闪闪的红星》这课时,让学生观看潘冬子为前方送盐一段录象后,让学生共同献计献策,帮助潘冬子躲过敌人的搜索。同学们异常兴奋,积极思考。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想出的方法表演出来时,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当他们扮演的潘冬子躲过敌人的搜查,顺利把盐带给前方的时候,伴随着闪闪红星的乐曲,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他们就是潘冬子,几许自豪,几许自信,演示不住胜利的喜悦。在音乐活动中,学生的音乐听觉感受力、音乐控制力、音乐情感、音乐记忆和想象力才得到锻炼和发展,良好的素质转化为创造能力。所以说,音乐活动是培植音乐能力的土壤,是环境教育同先天素质发生交互作用的“杠杆”,而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又是创造能力的主观因素。 童年就如同不可缺少游戏和童话一样,也不可缺少音乐,音乐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需,也是学生音乐才能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自己再改下,应该就行了.字数大约有1200字,够了吧. 给分吧,谢谢了.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6篇
音乐欣赏就是通过听觉去感受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美,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从其定义看出,音乐欣赏就是用耳去听,并且在这过程中通过联想等的一些思维方式去用心体会出来的对该歌曲或者乐曲本身的感情及美感。
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既可以是单纯的听觉上的享受,也可以细细地品尝音乐蕴含的感情。
当人需要用音乐去放松心情的时候,可以纯粹地从听觉上享受音乐,即从欣赏音乐过程中,由于感受旋律、节奏等音乐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时达到放松心情的效果。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一定要具备很多音乐知识或者有高层次的欣赏水平,只要“打开耳朵”去听音乐即可。在欣赏音乐时,你便会感受到到旋律是优美的或者是动听的,并且凭直觉去选择个人觉得悦耳的歌曲或乐曲去欣赏。例如在听很多的交响曲时,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欣赏它的旋律,从中获得心情上的释放。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体会歌曲和乐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欣赏同一首歌或者乐曲,通过联想,通过思考,从而得出这首歌曲或者乐曲所渲染的感情。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去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体裁以及其音乐语言的特点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层的体味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以及具备一定得欣赏能力。而在更深入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获得欣赏过程中的快感,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正如当我们在听交响曲时,如果我们知道的作者创作用意,创作背景,我们就能听音乐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7篇
聆听了音乐课,让我学到了许多音乐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节奏,什么是曲调。,什么是和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的洗礼!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音乐是一门艺术,所以学好音乐课是我们高中生的荣幸!在这门艺术的学习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一定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心灵的冲击,世界上的音乐大师,学习音乐都是把自己整个身心都完全置身于音乐的殿堂,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当然,在天赋上我们肯定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是,音乐带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的学,用心的听,用心的感受,在音乐造诣上也可以开创一片天的的!
楼主,完全原创,请采纳!
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第8篇
整整六年里,我学习了很多知识,语文,数学,美术……对我来说,这些门科都自己觉得都不错,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有趣的音乐,他给我带来的快乐,悲伤……生活中的一切悲欢它都给了我,还给了我无限的遐想。现在要毕业了,我真是向在走一边这六年的音乐路。这六年来,我音乐的梦想再一次一次的激励这我前进,在毕业之前我不能肯定我以后的音乐成绩会有多好,但我坚信,只要我肯努力,这六年来老师的心血是不会白费的! 六年来我对音乐谈不上痴迷,但它却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